题徵明写赠潘崇礼灌木寒泉大幅

具区之水被三州,洞庭之树千万数。沉森浩㵿天下奇,灌木寒流此何许。 潘君抱朴山水人,日日策杖独行遍沧浪之滨。阳崖众目悦暄媚,忽逢阴壑如有神。 禹锁老龙铁索绝,拿云怒雨出洞穴。木号水呼竹石裂,众蛇从之互盘结。 蜕骨戌削杂鳞鬣,飕留风叶枸株橛。急流抨撞石罅跃,珠跳汞走斗瀺灂。 微茫上析河汉,注奔赴绕伯若方丈脚。山鬼伏窥木客泣,欲据恐被山伯抶。 仙老时下憩,濯足而晞发。招潘君兮子来共千岁以一息。 潘君归语衡山氏,仙之人兮不可以久留,吾恐一往与境俱失。 宣州兔肩毛劲如石,深醮金壶玄玉液。闭门夜半役鬼工,倏忽移来窅无迹。 支山谓潘君,张君高堂白粉壁,焚香日坐对,明月之夜风雨夕,仙伯谓我当来觅。 携君卷图愿写照障入怀袖,与君骑龙返无极。馀影终非世中物,谢绝宾客扃此室,门外有人勿与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具区(qū):指水流分开的地方。
浩㵿(hào yù):水流浩大的样子。
潘君:指潘崇礼。
阳崖:指阳光照射的悬崖。
阴壑:指阴暗的峡谷。
禹锁:传说中大禹用铁索锁住的老龙。
木号:树木发出声音。
飕留:风吹落叶的声音。
枸株橛:指树木的根茎。
抨撞(pēng zhuàng):猛烈撞击。
罅跃(xià yuè):水流穿过石缝跃动。
珠跳汞走:水珠跳动如汞流动。
斗瀺灂(dǒu chǎ lè):水流声。
微茫:微弱模糊。
析河汉:指分开天河和天汉。
伯若方丈: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山伯:山神。
仙老:仙人。
(xī):阳光。
衡山氏:指衡山的人。
宣州兔肩:传说中宣州的一种兔子。
(jiào):祭祀。
(yǎo):幽深。
支山:支持山的神仙。
张君:指张仙。
焚香:燃烧香火。
仙伯:仙人。
骑龙:指乘坐神龙。

翻译

征明写赠给潘崇礼的大幅画作

水流在具区处分开成了三州,洞庭湖的树木数不胜数。浩大的水流在天下间形成奇观,灌木丛中的寒流是何等景象。

潘君是一个热爱山水的人,每天拿着拐杖独自漫步在沧浪江畔。阳光照耀的悬崖让人眼前一亮,忽然间进入阴暗的峡谷仿佛有神灵在其中。

传说中大禹用铁索锁住了一条老龙,激怒了云雨,使它从洞穴中冲出。树木发出声音,水流呼唤着竹石,众蛇纷纷盘绕交错。

蜕去骨骼,削去杂乱的鳞片和鬃毛,风吹落叶在树木根茎处留下痕迹。急流猛烈撞击着石缝跃动,水珠跳动如同汞流动。

微弱的阳光照耀着分开的天河和天汉,水流奔赴绕过伯若方丈的脚下。山神潜伏窥视着,木客泪流满面,想要据守却担心被山神抶打。

仙人时常下凡憩息,洗涤足部并晒干头发。招呼潘君,希望他的子孙能与他共享千年岁月的一息。

潘君告诉衡山的人,仙人不可久留,他担心一去不复返,与这美景失之交臂。

宣州的兔肩毛皮坚硬如石,祭祀金壶中的玄玉液。夜半闭门,鬼工突然移来,留下幽深无迹。

支山告诉潘君,张仙高堂上的白粉壁,燃香日夜对坐,明月之夜风雨交加,仙人告诉我将前来寻找。

携带着画卷,愿意将这美景写入怀中,与潘君一同骑龙回到无极之地。余影终非尘世之物,拒绝宾客进入这房间,门外有人切勿让其知晓。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奇幻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神话和仙境的想象和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山水、神话、仙境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于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氛围幽深奇幻,给人以无限遐想空间,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神秘世界的独特感悟和表达。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弘治间举人。授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旋辞归。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与寅并以任诞为世指目。工诗文,其诗取材颇富,风格与祯卿为近,而胜于唐寅。书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记》、《前闻记》、《苏村小纂》、《怀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