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同诸君镇海楼玩月

缥缈银蟾落庾楼,凭高一望海云收。 千林露色天如洗,万井河光地欲流。 大漠旌旗谁倚啸,长门环佩迥添愁。 追陪正忆群公语,莫讶胡床竟夕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 银蟾: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 庾楼:楼名,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这里泛指高楼。
  • 万井:指众多的水井,也泛指城市。
  • 大漠:广阔的沙漠。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长门:汉宫名,这里泛指宫门。
  • 环佩: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
  • 追陪:追随陪伴。
  • 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翻译

在缥缈的月光下,我登上了高楼,远望海云渐渐消散。 千林中的露水在月色下闪烁,仿佛天空被洗净,地面上万井的河水在月光下闪耀,如同要流动起来。 广阔的沙漠中,旌旗飘扬,不知是谁在倚啸,而长门宫中的环佩声,却增添了无限的愁思。 我追随着陪伴,回忆起群公的话语,不要惊讶我在胡床上整夜停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夜在高楼上赏月的情景,通过月光、露水、河水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缥缈银蟾落庾楼”一句,以“缥缈”形容月光的朦胧美,而“银蟾”则赋予月亮神话色彩。后文通过对比大漠的旌旗与长门的环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事的关注与对宫廷生活的忧虑。结尾处的“追陪正忆群公语”,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陪伴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