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在明使长沙

锦缆朝霞出潞河,双旌南去意如何。 泥金汉使传书下,玉佩湘妃作赋过。 万岭秋光天柱月,千秋寒影洞庭波。 清尊莫滞王门燕,握手华阳待和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缆:用锦缎装饰的缆绳,形容华丽。
  • 朝霞:早晨的霞光。
  • 潞河:古代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双旌:古代使者所持的两种旗帜,代表使者的身份。
  • 泥金:用金泥装饰的文书,表示尊贵。
  • 汉使:汉朝的使者,这里指朱在明。
  • 玉佩:玉制的佩饰,代表高贵。
  • 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这里指湘江。
  • 天柱:山名,位于今湖南省。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清尊:清酒。
  • 王门燕:王家的宴会。
  • 华阳: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 和歌:应和的诗歌。

翻译

早晨,华丽的缆绳牵引着船只,在朝霞中离开潞河,你手持双旌向南行去,心中是何等情怀? 你作为汉朝的使者,携带泥金装饰的文书,如同玉佩的湘妃,在湘江边作赋而过。 万岭之上,秋光映照着天柱山的月亮,千秋之下,寒影倒映在洞庭湖的波涛中。 请不要在王家的宴会上停留太久,沉醉于清酒之中,我们握手相约,在华阳等待你的和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朱在明使者南行的壮丽场景,通过“锦缆”、“朝霞”、“双旌”等意象展现了使者的尊贵与使命的庄严。诗中“泥金汉使传书下,玉佩湘妃作赋过”一句,巧妙地将使者的使命与湘妃的传说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神秘。后两句通过对天柱山与洞庭湖的描绘,进一步以自然景观的壮阔来象征使者行程的辽远与重要。结尾处,诗人以“清尊莫滞王门燕,握手华阳待和歌”表达了对使者早日归来的期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胡应麟

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