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切云冠:高耸入云的冠帽,形容冠帽之高。
- 柱后弹:指弹劾官员的权力,柱后为古代御史台的别称。
- 留都:指南京,明朝初期的首都。
- 仗钺:手持大斧,象征权力和威严。
- 鲸鲵:古代传说中的大鱼,比喻凶猛的敌人。
- 登坛:指登上将坛,即担任军事指挥。
- 牙旗:军中的旗帜。
- 玉笛:玉制的笛子,此处指音乐。
- 万燧寒:燧,古代的火种,万燧寒形容战地寒冷,火种不燃。
- 青油棋:指用青油涂饰的棋盘,棋兴剧指下棋的兴致很高。
- 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长干指南京的长干里,是古代南京的一个地名。
翻译
高耸入云的雄剑和冠帽,连山岳都惊惧于御史台的弹劾之权。 南京城四周环绕着虎豹般的武将,手持大斧,威风凛凛。 凶猛的敌人在淮海之地避开了登坛指挥的将领。 军中的旗帜在月光下静静悬挂,玉笛的音乐在飞霜中飘扬,万燧寒意袭人。 最是那青油涂饰的棋盘上,下棋的兴致高涨,不愿用藜杖到长干里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威严的将领形象,通过“倚天雄剑”、“切云冠”等意象展现了其高大威猛的形象。诗中“虎豹留都环仗钺”和“鲸鲵淮海避登坛”分别描绘了将领在南京的威严和在淮海的军事才能。后两句则通过“牙旗挂月”、“玉笛飞霜”等景象,营造了一种战地寒冷而将领依然兴致勃勃下棋的氛围,展现了将领的从容与超然。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将领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