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远上三峡口号

生竹青青作挽强,牵过七十二峰长。 峡口滩高忧挽断,三朝不得上浈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挽强:拉紧弓弦。这里指用力划船。
  • 七十二峰:指三峡地区的众多山峰。
  • 峡口:指三峡的入口处。
  • 浈阳:地名,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

翻译

用青翠的竹子做成的船桨,用力划动,穿过了七十二座山峰,航程漫长。 到了三峡的入口处,滩头险峻,担心船桨会断裂,三个朝夕都未能到达浈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三峡航行的艰辛经历。诗中,“生竹青青作挽强”形象地描绘了船桨的材质和颜色,同时也暗示了划船的艰辛。“牵过七十二峰长”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航程的漫长和艰难。后两句“峡口滩高忧挽断,三朝不得上浈阳”则进一步描绘了三峡的险峻和航行的困难,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忧虑和对目的地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三峡的壮美和航行的艰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