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妇词

褓中儿女鹧鸪衣,藤笠团团月一围。 解唱徭歌偏不唱,恐惊花里郁鸡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褓中(bǎo zhōng):古代用于抱小孩的布袋
  • 鹧鸪(zhè gū):一种鸟类,古代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事物
  • 藤笠(téng lì):用藤编制的帽子
  • 徭歌(yáo gē):古代的一种劳动歌曲
  • (yù):这里指浓密

翻译

在褓中的儿女穿着鹧鸪织就的衣裳,头戴藤编的帽子,围成一圈像个团团的月亮。她虽然会唱劳动歌曲,却偏偏不唱,因为害怕惊动花丛中的郁鸡飞起来。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樵夫的妻子,她抱着孩子,孩子穿着用鹧鸪织成的衣服,头戴藤编的帽子,围成一圈,形象生动。她虽然会唱劳动歌曲,但却因为怕惊动花丛中的鸟儿而选择不唱。整首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幅朴实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表现了樵夫家庭的温馨和宁静。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