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后二夕惠州韶州两使君暨诸公同集长寿精蓝分得一先韵
光含佛火百轮妍,三五犹馀两夕圆。
上客玉毫崔液赋,使君金镜谢庄篇。
觞飞不记红牙箸,钩戏争探白腹钱。
催放银花无数树,炎炎春色结丹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使君:古代官职名,指高级官员。
- 精蓝:指酒的品种。
- 韵:指诗文中的韵脚。
- 佛火:指光芒。
- 玉毫:指毛笔。
- 崔液:指优美的墨汁。
- 赋:指赋诗。
- 金镜:指华丽的镜子。
- 谢庄:指庄子的作品。
- 觞:古代酒器。
- 红牙箸:指红色象牙制成的筷子。
- 钩戏:指钩针戏弄。
- 白腹钱:指银钱。
- 银花:指银杏花。
- 结丹烟:指红色的烟雾。
翻译
在上元节后的一个晚上,惠州和韶州的两位高级官员以及其他宾客聚集在长寿酒楼,品尝着精蓝美酒,共同创作一首诗歌。
光芒如佛火般灿烂,月亮圆满如三五之夜。客人们用玉毫书写着优美的诗篇,使君们则吟诵着庄子的华丽作品。酒杯飞舞,不再顾及红色象牙筷子,争相戏弄着银钱。春天里,银杏花开满树,红色烟雾弥漫在空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宴会的场景,通过对光芒、月亮、诗歌、酒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优美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诗意。同时,通过描绘宴会中的细节,展现了人们在欢聚中忘却俗务,尽情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整体氛围温馨而愉悦,给人以愉悦和惬意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