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

峰作华不四注来,芙蕖何处翠华台。 一天石笋穿霞出,百道云门夹水开。 去路苍茫边雁引,归心断绝野猿催。 嗷嗷乌乌霜林外,菽水干人愧不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峰(fēng):山峰;芙蕖(fú qú):指芙蓉花和睡莲;翠华(cuì huá):翠绿的花朵;石笋(shí sǔn):像石笋一样的山石;霞(xiá):晚霞;云门(yún mén):云彩形成的门户;苍茫(cāng máng):辽阔空旷的样子;野猿(yě yuán):野生猿猴;嗷嗷(áo áo):形容猿猴的叫声;乌乌(wū wū):黑色的。

翻译

山峰如华丽的芙蕖,翠绿的花朵在哪里?一根石笋穿过晚霞,百道云彩形成的门户中夹着水流。前方的路途苍茫辽阔,边上的雁引领着前行,内心的归宿被野猿催促。猿猴在霜林外嗷嗷叫着,河水干涸,使人感到自己无才。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山峰、花朵、石笋、晚霞、云彩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致,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