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弼唐精舍有怀亡友英上

兰若初开水竹边,故人多半此栖禅。 蜉蝣最是英居士,欲学无生未有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lán ruò):指兰若寺,佛教寺院名。
  • 水竹(shuǐ zhú):指生长在水边的竹子。
  • 蜉蝣(fú yóu):比喻人的一生短暂。
  • 英居士(yīng jū shì):指有才华的居士。
  • 无生(wú shēng):指无生老之说,即不受生老病死之苦。

翻译

在兰若寺旁边的水边,兰若花初开,竹子摇曳,很多故人都在这里修禅养性。像蜉蝣一样,生命短暂的英才居士,想要学习无生老之说,追求永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兰若寺旁边水竹边的景致,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以兰若花初开、水竹摇曳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通过比喻蜉蝣的短暂生命,表达了对友人英才之士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追求永恒、超脱生老病死的向往。整体氛围清新淡雅,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