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

战血淋漓洒美人,君王意气委黄尘。 多情不渡乌江水,为有红颜在草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垓(gāi):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十万里。 委(wěi):散发。 乌江(wū jiāng):地名,位于今贵州省。 草茵(cǎo yīn):草地。

翻译

在垓下的战场上,鲜血淋漓洒在美丽的女子身上,君王的意气随着黄土飞扬而散发。他多情却无法渡过乌江的河水,因为心中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绿草之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残酷场景,表现了君王的英雄气概和多情之情。诗人通过战争中的血腥和君王的心情,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多变。同时,诗中对红颜美人的描写,增添了一丝柔情,使整首诗在战争的残酷中透露出一丝温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