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台

九世商侯是墨台,盟津肯为武王来。 千秋书弑堪为法,一代无臣正可哀。 滦水风悲孤竹里,首阳云掩采薇台。 黄农虞夏归无处,多事天生十乱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墨台(mò tái):古代传说中商汤的后代居住的地方。
  • 盟津(méng jīn):古代商周时期的一个地名,也指商纣王的都城。
  • 弑(shì):杀害。
  • 滦水(luán shuǐ):河北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 首阳(shǒu yáng):古地名,今河南省荥阳县。
  • 采薇(cǎi wēi):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植物。
  • 黄农(huáng nóng):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君主。
  • 虞夏(yú xià):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君主。

翻译

九世商侯居住在墨台,愿意前往盟津迎接武王。 千秋留下的史书记载着商纣王的弑杀,这段历史令人唏嘘。 滦水旁的孤竹在风中悲鸣,首阳的云彩遮掩着采薇台。 黄农和虞夏的归处已不可考,天生多事,导致十方纷乱。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九世商侯居住在墨台的景象,表达了对商纣王弑杀的悲叹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展现出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