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五日客端州承太守王公招同诸公游七星岩分赋得秋字

礼加徐孺动南州,政暇还同烟水游。 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仲秋:中秋节后的第二个秋月,即农历八月十五日后的第五天。
  • 端州:地名,今广东省肇庆市。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州长。
  • 王公:指王姓的太守。
  • 七星岩:地名,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徐孺:东汉时期的隐士,以清贫著称,这里可能指代当地的名士或文人。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烟水:指风景如画的江湖水景。
  • 鸾鹤:神话中的鸟类,常用来比喻高雅的人物或事物。
  • 啸咏:高声吟咏,表达情感。
  • 碧天:晴朗的天空。

翻译

在仲秋五日,我作为客人来到端州,受到太守王公的邀请,与诸位一同游览七星岩。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如同徐孺被礼遇的荣耀,太守在政事之余还能与我们一同享受江湖水景的游览。我们像鸾鹤一样只知道高声吟咏,一声寒意使得晴朗的天空仿佛充满了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仲秋时节受邀游览七星岩的情景,通过“礼加徐孺”和“政暇还同烟水游”表达了诗人对太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诗中“鸾鹤只知能啸咏,一声寒作碧天秋”则巧妙地以鸾鹤自喻,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超然心境和对秋天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感受。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