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烈妇诗

丹心一点在兰膏,生得芙蕖并蒂牢。 光采流连欺皎月,夜台相与乐衾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膏:指香烛。
  • 芙蕖:荷花。
  • 并蒂:两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比喻恩爱夫妻。
  • 光采:光彩。
  • 皎月:明亮的月亮。
  • 夜台:指墓穴。
  • 衾帱:被子和帐子,这里指夫妻共寝。

翻译

心中的忠诚如同点燃的香烛,生命中与爱人如并蒂的荷花般紧紧相连。 我们的光彩闪耀,甚至超过了明亮的月亮,在墓穴中,我们依然享受着共寝的快乐。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和对死后依然能与爱人相伴的美好愿望。诗中“丹心一点在兰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忠诚与坚定,“生得芙蕖并蒂牢”则形象地描绘了与爱人紧密相连的关系。后两句“光采流连欺皎月,夜台相与乐衾帱”更是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无比珍视和对死后世界的乐观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