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南士返越州因感旧游有作

怅望稽山宿草齐,故人墓在禹陵西。 天生志士填沟壑,魂魄休为杜宇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稽山(jī shān):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 禹陵(yǔ líng):古代传说中大禹的陵墓所在地。
  • 杜宇(dù yǔ):传说中一种鸟,古代常用来比喻哀鸣。

翻译

望着稽山,草木丛生,故人的坟墓就在禹陵的西边。 有志向的人们填平了沟壑,他们的灵魂不会再为杜宇的哀鸣而悲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稽山的景色和故人的坟墓,展现了岁月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诗中提到的填沟壑和杜宇,既有实际意义也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志士的赞颂和对生命的思考。整体氛围幽静悠远,意境深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