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王用礿

身随婚嫁毕,五岳向黄泉。 有命安朝槿,无心托杜鹃。 人亡嵇氏散,鬼唱鲍家篇。 寒食他时哭,琴弹宿草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礿(yuè):古代一种用来擦拭乐器的细布。 五岳: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座名山,泰山、华山、华山、衡山、恒山。 黄泉:古代指阴间、冥府。 朝槿(zhāo jǐn):早晨看到开放的木槿花。 杜鹃:一种鸟,古代常用来比喻妇人哀怨的声音。 嵇氏(jī shì):指嵇康,东晋时期的文学家。 鲍家篇:指鲍照,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被称为“鲍家篇”。

翻译

哭王用礿,身随婚礼结束,前往阴间。五座名山都指向冥府。早晨看到木槿花开,却无心将哀怨托付给杜鹃。嵇康已逝,鲍照的诗篇却在阴间传唱。在寒食节的时候哭泣,弹琴在宿草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哭泣的王后的悲伤之情。她在婚礼结束后,随着丈夫前往阴间,面对生死离别的悲痛。诗中通过描写五岳指向黄泉,表达了她的命运不可逆转,无法逃避的命运。朝槿和杜鹃的对比,展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嵇氏和鲍家篇的提及,更加突出了她对逝去亲人和文化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人对生死、亲情、文化的思考和表达。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