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为家礼部兄贲士兵部兄泰士作

怅望滇南杀气凝,十年龙血已成冰。 红霞尚自依行殿,白草无从问义陵。 诸葛但教兄弟在,文渊应见帝王兴。 艰难六诏归来日,花萼名高世所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怅望:忧愁不已地凝视远方
礼部:古代官署名,主管礼仪事务
贲士:古代官署名,主管军事事务
兵部:古代官署名,主管军事事务
泰士:古代官署名,主管军事事务
滇南:指中国南部的云南地区
龙血:比喻战场上的血腥杀戮
红霞:美丽的晚霞
行殿:指行走在殿堂之间
白草:指无名之草
义陵:指忠臣义士的陵墓
诸葛: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
文渊:指文学渊源
六诏:指六道诏书,即皇帝的诏书
花萼:比喻人的名声

翻译

忧愁地凝视着遥远的滇南,十年间战场上的血腥已经冰冷。美丽的晚霞仍然照耀着行走在殿堂间,无名之草却无法问及忠臣义士的墓地。诸葛只能让兄弟们留在这里,文学渊源应该见证帝王的兴起。经历了艰难的六道诏书归来的日子,名声高远,被世人称颂。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战乱纷飞的时代,诗人以怅望之情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无奈。通过对滇南战场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但又在其中穿插了对美好的向往和对忠臣义士的怀念。诗中对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提及,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内涵。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战乱时代的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