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茫茫一岛是天留,父子经营作首丘。 亮在自能存社稷,横来那得更王侯。 君臣不肯归鱼腹,舟楫从教到石头。 恨绝生降虚百战,桓文事业委东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稷:指国家的祭祀和政治制度。
  • 王侯:指君主和贵族。
  • 鱼腹:比喻危险的地方。
  • 舟楫:船和桨。
  • 桓文:指桓文公,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君主。

翻译

茫茫一座孤岛被上天所留下,父子共同经营建立了第一座丘墓。明君只要能保全国家的祭祀和政治制度,又怎会被君主和贵族所干扰呢。君臣们不肯沦为鱼腹之物,船只和桨只能顺着指引到达安全之地。遗憾的是,绝望生存的人们陷入了虚幻的百战之中,桓文公的事业也随着东流逝去。

赏析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孤岛上的父子经营的故事,表达了对明君能够保全国家制度的向往,以及对权贵干扰的不满。诗中通过对君臣、舟楫等象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以桓文公事业委东流作结,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