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端州采砚归有作

风帆朝别七星冈,路自羚羊向五羊。 二水合为三水大,西江流比北江长。 木棉树树如烽火,山雉飞飞过石梁。 采得紫云东洞石,归来书案有辉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端州(duān zhōu):古地名,今广东省肇庆市;采砚(cǎi yàn):采集制砚石;羚羊(líng yáng):一种动物,类似于羚羊;五羊(wǔ yáng):广州市的别称;木棉树(mù mián shù):一种高大的树木,花大而美丽;烽火(fēng huǒ):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烟火信号;山雉(shān zhì):一种山地鸟类;石梁(shí liáng):山间的石头梁。

翻译

风帆在早晨告别七星山,一路上经过端州,然后向着五羊山前行。两条河汇合成为一条更宽广的河流,西江的水流比北江还要长。木棉树高耸入云,宛如烽火燃烧;山雉在石梁上飞翔。我采集了紫云东洞的石头,回来后书桌上闪耀着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写风景和自然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