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茭塘上珠江作

双飞玉塔截东流,势落扶胥控虎头。 地有二门当大海,人无一剑起炎洲。 楼船缥缈鳖身映,宫阙虚无蜃气浮。 自古亡诸能助汉,固知遗烈在东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茭塘(jiāo táng):古代地名,今广东省梅州市 扶胥(fú xū):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名,相传为舜的大臣 炎洲(yán zhōu):古代地名,今广东省梅州市 缥缈(piǎo miǎo):形容楼船在水面上飘动的样子 蜃气(shèn qì):海市蜃楼,指海面上因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幻景象 东瓯(dōng ōu):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温州市

翻译

双飞的玉塔截断东流的江水,气势汹汹地落下,仿佛扶胥控制着虎头。这片土地上有两座门悬立在大海之滨,但人们却没有一把剑能够让炎洲升起。楼船在水面上飘渺飘渺,仿佛鳖的身影在水中倒影;宫殿楼阁虚无缥缈,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漂浮。自古以来,能够辅佐汉朝的人都已逝去,但我们仍然知道他们留下的卓越事迹在东瓯地区依然存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广东梅州地区茭塘上的景象,通过双飞的玉塔、扶胥控虎头等意象,展现了当时的壮丽气势和神秘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将古代传说与现实景观相结合,展现出诗人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赞美之情。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富有史诗般的气息,表达了对历史遗迹和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初名绍隆,字介子,号翁山。明末诸生。清初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名今种,字一灵、骚馀。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迹遍及江浙与北方各省。诗与陈恭尹、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诗外》、《广东新语》、《四朝成仁录》等。均乾隆朝严禁之书。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