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璋上人:指一位名叫璋的僧人。
- 新都:地名,今四川省新都县。
- 鹫峰:山名,指佛教圣地,这里可能指代寺庙。
- 汪司马伯玉:人名,汪司马是姓氏加官职,伯玉是名字。
- 大总持:佛教术语,指掌握佛法的高僧。
- 侑:劝人吃喝,这里指以文及诗助兴。
-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常以病态示人,以说法教化众生。
- 曼殊:曼殊室利,即文殊菩萨,智慧的象征。
- 风波:比喻纷争或动荡。
翻译
璋上人从新都返回鹫峰,汪司马伯玉尊称他为大总持,并以文章和诗歌来助兴。我也因此得到了四首绝句。
新都的司马病态维摩,虽然说法很多但真正的法并不多。如果见面时没有一字,文殊菩萨又在哪里引起风波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璋上人从新都返回鹫峰的情景,以及汪司马对他的尊称和以文及诗的助兴,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智慧的思考。诗中“病维摩”形象地描绘了说法者的状态,而“若使见时无一字”则深刻地探讨了言语与智慧的关系。最后一句以文殊菩萨的“风波”作结,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雨中徙居承子与诗问即答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吴韬之浙阃 》 —— [ 明 ] 王世贞
- 《 采菱曲 》 —— [ 明 ] 王世贞
- 《 送凌金吾护潞王之国便道归觐大司马公还朝 》 —— [ 明 ] 王世贞
- 《 戏题 》 —— [ 明 ] 王世贞
- 《 李本宁大参自楚访我弇中纪别二章 》 —— [ 明 ] 王世贞
- 《 程孟孺以善诗及书与余交十五年矣今春过余则书法益妙云将入燕应中秘之募索一言为赠余久厌笔研且畏绮语虚名落长安人耳不得已勉成二律塞白孟孺慎毋以示人也 》 —— [ 明 ] 王世贞
- 《 伤俞四盲子伯安为其父仲蔚绝后也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