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李右伯师孟五鼓饯予观音岩作
胜地停车得,离筵载酒勤。
岩飞四时雨,树锁一溪云。
似借军持滴,疑将梵呗闻。
草成璎珞相,石作贝多文。
催舞鸡三唱,惊栖鹊数群。
潮音喧寂改,曙色去留分。
恋恋皈慈氏,沾沾御李君。
秋山如有意,苍翠转氛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军持:梵语,意为净瓶或澡罐。
- 梵呗:佛教的唱诵。
- 璎珞: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
- 贝多文:指贝叶经,即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
- 皈慈氏:皈依慈悲的佛教。
- 氛氲:盛貌,众多貌。
翻译
在这胜地停下车,离别的筵席上酒杯频频。 岩壁飞溅四季的雨水,树木环绕着一片云雾。 似乎借用了净瓶中的水滴,疑似听到了佛教的唱诵。 草地形成了璎珞般的景象,石头上刻着贝叶经文。 催促的鸡鸣三声,惊起了栖息的鹊群。 潮水的声音在喧闹与静寂中变换,黎明的色彩在去留间分隔。 恋恋不舍地皈依慈悲的佛教,沾沾自喜地与李君相伴。 秋山仿佛有意,苍翠的景色愈发浓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观音岩与友人离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交融,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佛教的虔诚。诗中“岩飞四时雨,树锁一溪云”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观音岩的神秘与美丽。结尾的“秋山如有意,苍翠转氛氲”则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