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子西牛卒于富春挽诗三章

· 成鹫
入座夫人狸首斑,招魂前后有桐棺。 棋当冷局心先死,车转雷声眼倦看。 华表仙歌千载恨,绛帷虫语五更寒。 何人肯念西华窘,拟续刘标著论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霍子西牛: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挽诗:哀悼死者的诗。
  • 成鹫:明代诗人。
  • 狸首斑:比喻悲伤的斑点,如同狸猫的斑纹。
  • 招魂:古代一种仪式,用以召唤死者的灵魂。
  • 桐棺:用桐木制成的棺材,常用于普通人家。
  • 冷局:比喻局势或情况不佳,此处指棋局。
  • 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前的高大石柱,此处象征着永恒。
  • 绛帷:红色的帷幕,此处可能指灵堂的布置。
  • 虫语:比喻细微的声音,如虫鸣。
  • 西华:可能指某个地名或人名,具体不详。
  • 刘标: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代人。
  • 著论难:撰写论述的困难。

翻译

入座时,夫人的脸上布满了悲伤的斑点,招魂仪式前后,桐木棺材静静摆放。棋局陷入僵局,心已先死,车轮滚动如雷声,眼睛已疲倦不堪。华表上刻着千年的哀歌,红色帷幕下,虫鸣声在寒冷的五更时分显得格外凄凉。有谁会记得西华的困境,愿意继续刘标的遗志,撰写那难以完成的论述。

赏析

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霍子西牛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狸首斑”形容悲伤,“桐棺”象征死亡,“冷局”和“车转雷声”描绘了生前的困境和死后的寂静。通过对华表、绛帷等场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哀伤的氛围。结尾处对西华和刘标的提及,可能是对逝者生前未竟事业的缅怀,也可能是对后继无人的忧虑,增添了诗的深意和哀思。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