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莲宇上人

· 石沆
忆昔相从春水残,桃花映竹鸟啼山。 半年好景违僧舍,十月西风凋客颜。 短褐羞如黄叶舞,方袍定似白云闲。 草堂莲社天南北,惆怅幽期隔往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莲宇:指莲池,也指佛教寺庙。
  •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春水残:春天水位下降,水面减少。
  • 违僧舍:离开僧人的住所。
  • 西风:秋风。
  • 凋客颜:使旅人的容颜显得憔悴。
  • 短褐:短衣,指贫苦人的衣服。
  • 方袍:僧人穿的长袍。
  • 草堂:简陋的住所,常指隐士或僧人的居所。
  • 莲社:佛教中的一个社团,也指僧人的聚会。
  • 惆怅:伤感,失意。
  • 幽期:隐秘的约定或期望。

翻译

回忆起春天与你相聚的时光,那时春水已残,桃花映照着竹林,鸟儿在山间啼鸣。 半年过去了,美好的时光已远离僧舍,十月的西风吹得旅人容颜憔悴。 我穿着简陋的短衣,如同黄叶在风中舞动,而你穿着方袍,定是像白云一样悠闲。 草堂与莲社,南北相隔,我因无法与你相见而感到惆怅,我们的隐秘约定被往来的距离所阻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秋日的萧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僧友的思念。诗中“春水残”与“十月西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的流逝与离别的哀愁。末句“惆怅幽期隔往还”深刻表达了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奈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石沆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