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尼: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世尊称为宣尼公。
- 三戒:指孔子提出的三种应当戒备的行为,即戒色、戒斗、戒得。
- 杨震:东汉时期的著名清官,以廉洁著称。
- 四知:杨震在任时,有人夜送金子给他,说无人知晓,杨震回答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意指即使无人知晓,也有天神和自己知道,不可做不义之事。
- 土酋:古代对地方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 兼金:指价值倍于常金的好金子,也泛指多量的金银财宝。
翻译
孔子重视三戒,杨震敬畏四知。 这些古代的贤人和圣人,总是坚守廉洁和正直。 地方首领表达了忠诚,想要用丰厚的礼物来表明心意。 但他们哪里知道君子的心思,即使是最微小的事情也不会欺骗自己。 清白的名声在天下最为珍贵,何须用大量的金银财宝来证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引用孔子和杨震的典故,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诗中,“宣尼重三戒,杨震畏四知”直接点明了古代贤圣的道德标准,而“土酋效诚款,欲以明多仪”则反映了外界对这种道德标准的考验。最后两句“清名天下贵,安用兼金为”更是深刻地表达了廉洁胜于金银的价值观,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推崇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