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纪行

· 祁顺
八闽疆界居南陬,峰峦崒嵂江悠悠。渊源发自高山头,一泻千里无停休。 建宁剑浦控上游,旁通邵武连汀州。谁遣乱石欺中流,巉岩突兀妨行舟。 纵横列笋簴,锋锐排戈矛。形势万状难穷搜,雷霆怒吼风雨愁。 张滩菡萏险之尤,瞿塘三峡相与侔。篙师一失手,便有沉溺忧,终古似与行人雠。 我欲役河伯,呼阳侯,力移此石归山丘。要使江水平如沟,舟行无患千万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闽:指福建,因其境内有八个古代的州而得名。
  • 南陬:南方的角落。
  • 崒嵂:形容山峰高耸。
  • 剑浦:地名,今福建南平市。
  • 邵武:地名,今福建邵武市。
  • 汀州:地名,今福建长汀县。
  • 巉岩:险峻的山岩。
  • :古代悬挂钟磬的木架。
  • 篙师:撑船的船夫。
  • 河伯: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阳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

翻译

福建地处南方边陲,山峰高耸,江水悠悠。水源从高山之巅发源,一泻千里,永不停歇。建宁和剑浦位于上游,旁通邵武和汀州。是谁让乱石阻挡了江流,险峻的山岩阻碍了航行。石头纵横排列,像锋利的戈矛。地势千变万化,难以尽述,雷声怒吼,风雨交加,令人忧愁。张滩的荷花更是险中之险,与瞿塘三峡相比也不逊色。船夫一旦失手,便有沉船之忧,自古以来似乎与行人作对。我想要命令河伯,召唤阳侯,尽力将这些石头移回山丘。要让江水平静如沟,船只航行无忧,千秋万代。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福建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江河的险峻,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航行安全的关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乱石比作戈矛,将江河的怒吼比作风雨的忧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结尾处,作者表达了对和平航行的向往,体现了其深切的人文关怀。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