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霞泉

· 祁顺
山中流水不知数,却有此泉名独著。传是神仙崔紫霞,手发灵根最深处。 灵源一出通千山,穿岩喷窦无时乾。涓涓河汉三秋静,洒洒冰壶六月寒。 往来汲者何曾断,瓶绠初停看又满。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绿犹短。 君不见李侯刺剑名尚在,禅师卓锡人争传。何如真仙有遗迹,一脉源源宛如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喷窦:喷涌的泉眼。
  • 涓涓:细水缓流的样子。
  • 苔侵石甃:苔藓覆盖在石砌的井壁上。
  • 瓶绠:汲水用的绳索和瓶子。
  • 卓锡:僧人持锡杖站立。
  • 刺剑:指李白的剑术,这里比喻李白的才华和名声。

翻译

山中流水众多,却只有此泉名声独显。传说这是神仙崔紫霞亲手挖掘的灵泉,源头深藏不露。

这灵泉一涌出,便通达千山,穿岩而过,喷涌的泉眼永不干涸。细水缓流,如同秋日的银河静谧,洒落在冰清玉洁的壶中,即使在六月也感觉寒凉。

来来往往汲水的人从未间断,瓶子和绳索刚放下又立刻被填满。苔藓覆盖的石井壁已经青翠深沉,山腰的草色依旧短浅。

你不见李白的剑术名声尚存,禅师持杖站立的故事人们争相传颂。但何如真仙留下的遗迹,这脉源源不断的泉水,宛如往昔。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山中一处名为“紫霞泉”的泉水,通过描绘泉水的清澈、源源不断以及与神仙传说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传说中神仙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穿岩喷窦”、“涓涓河汉”等,展现了泉水的灵动和神秘。同时,通过对比李白的剑术和禅师的故事,强调了紫霞泉的独特和传奇色彩。

祁顺

明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