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行
回蹊荡长风,寥廓望北堰。
天寒归鸟疾,日落苍山远。
青蝇冷依袖,欲拂冻恐损。
阴阳不可测,节序漫相转。
相逢山中人,为我叹一饭。
今年春夏间,苦潦秋复旱。
桑条淫雨烂,十蚕九无茧。
山田既已薄,毒日秋似剪。
比来自入冬,百忧尚不阐。
积阴动连月,日影屡惊犬。
嗷嗷望邻里,有金不得遣。
一炬亦已适,妻子恐不免。
门前吏何怒,民事良独蹇。
群盗日纵横,海上纷席捲。
小人担石蓄,输转敢自晚。
贫家忍饥寒,豪家侈欢宴。
百金买歌舞,千金作迎饯。
余生苦不早,身老百计舛。
井枯饮亦少,况乃希饱暖。
闻君多悲心,此意为一展。
立谈未及毕,泪下气欲殄。
所言虽不一,此语终滚滚。
退为山中行,狼藉寄孤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回蹊(huí xī):曲折的小路。
- 寥廓(liáo kuò):空旷深远。
- 堰(yàn):堤坝。
- 青蝇(qīng yíng):苍蝇。
- 积阴(jī yīn):长时间的阴天。
- 嗷嗷(áo áo):形容哀鸣声。
- 输转(shū zhuǎn):运输。
- 舛(chuǎn):错乱,不顺。
- 殄(tiǎn):尽,绝。
翻译
在山中行走,曲折的小路被长风吹拂,我站在高处远望北方的堤坝。天空寒冷,归巢的鸟儿飞得很快,夕阳下的苍山显得遥远。苍蝇冷冷地依附在袖子上,想要拂去却又担心冻伤。阴阳变化难以预测,季节缓慢地交替。在山中遇到的人,为我叹息一顿饭的艰难。今年春夏之间,雨水过多,秋天又干旱。桑树的枝条在雨中腐烂,十个蚕中九个没有茧。山田本来就贫瘠,炎热的阳光像剪刀一样。自从进入冬天以来,忧虑重重。长时间的阴天已经持续了好几个月,日光偶尔出现,惊动了狗。哀鸣着望着邻里,即使有金子也无法使用。一场火灾也已经发生,妻子和孩子恐怕难以幸免。门前的官吏为何发怒,百姓的生活实在艰难。盗贼日益猖獗,海上的纷争不断。小人物们忍受着饥饿和寒冷,豪富之家却奢侈地欢宴。百金用于买歌舞,千金用于迎接和送别。我这一生苦难不断,老来百事不顺。井水枯竭,饮食也少,更不用说希望饱暖了。听说你有很多悲伤的心事,这次来是为了展示一下。站着谈话还未结束,泪水已经流下,气息几乎要断绝。虽然所说的内容不一,但这些话语始终滚滚而来。退回到山中行走,狼藉地寄托着孤独的恳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山中行走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苦难和个人的悲惨遭遇。诗中,“回蹊荡长风,寥廓望北堰”等句,以空旷的自然景象为背景,烘托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后文通过对自然灾害、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的叙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对现实苦难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忧虑。
伍瑞隆
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