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偶题二首

十月北风恶,朝来逆船起。 使橹如使山,竟日不百里。 萧萧雨中花,风急飞似纸。 舟人惘相顾,百丈曳江址。 俯肩冲泥涂,没胫逐前侣。 客子瞑深坐,相与角艺戏。 淩厉呼明璚,偃蹇发叶子。 虽无速到术,乃有辟寒理。 须臾天无云,清寒月逾美。 晴飙洒丹壑,万里澄渊沚。 一苇信长风,三更返城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逆船:逆风行驶的船。
  • 百丈:古代测量水深的单位,这里指拉船的绳索。
  • 江址:江岸。
  • 淩厉:形容气势猛烈。
  • 明璚:古代的一种玉器,这里可能指游戏中的某种道具或象征。
  • 偃蹇:形容游戏或动作的曲折变化。
  • 叶子:古代的一种纸牌游戏。
  • 速到术:快速到达的方法。
  • 辟寒:驱寒。
  • 晴飙:晴朗天气中的风。
  • 丹壑:红色的山谷。
  • 澄渊沚:清澈的水潭。
  • 一苇:比喻小船。

翻译

十月北风猛烈,早晨逆风起航。船如山般沉重,整日行不到百里。雨中的花朵在急风中飘摇,宛如纸片。船夫们茫然相视,用长绳拖船于江岸。肩负重担,踏着泥泞,追随前行的同伴。旅客们深夜静坐,相互竞技游戏。气势猛烈地呼唤明璚,动作曲折地玩起叶子牌。虽然没有快速到达的方法,却有驱寒的乐趣。不久天空无云,清寒中月亮更显美丽。晴风洒满红谷,万里水潭清澈。小船随长风而行,半夜返回城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十月北风中逆水行舟的艰辛旅程,通过风雨中的船只、船夫的劳作以及旅客的夜间活动,展现了旅途中的困苦与乐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动作描写,如“萧萧雨中花,风急飞似纸”等,形象地传达了风雨中的艰难。同时,通过夜间游戏的描写,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的乐观与坚韧。最后,晴朗的夜空和美丽的月光,以及顺利返回城市的情景,为这段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表达了即使在困难中也能找到美好和希望的主题。

伍瑞隆

伍瑞隆,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金门草》、《白榆草》、《石龙草》、《雩乐林草》、《怀仙亭草》、《铁遂草》、《赋草》、《游梁草》、《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伍瑞隆诗,诸别集多已佚,仅存日本内阁文库藏明天启四年刊本《临云集》十卷,该集一至五卷为诗,后五卷为文。今以《临云集》为底本整理。他书辑得佚诗,附于末卷之后。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