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发汾水,时同舟汝得、豁大、无我、而卓诸师皆入丹霞,舟中分赋
同舟载得数家禅,江上潮声促放船。
老大出山如出世,去留由我不由天。
一生活计从今日,五岳归来定几年。
前路莫愁风浪恶,顺流施桨逆流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汾水:即汾河,位于今山西省境内。
- 汝得、豁大、无我、而卓: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僧侣或文人。
- 丹霞:地名,可能指丹霞山,位于今广东省韶关市,是中国著名的丹霞地貌景区。
- 老大:年老。
- 出山:离开山林,指结束隐居生活。
- 出世:超脱世俗,指修行或隐居。
- 去留:离开或留下。
- 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翻译
同舟共载几位禅师,江上潮声催促我们放船启航。 年老的我出山,如同超脱世俗,去留的决定权在于我,不由天命。 一生的生计从今日开始,五岳归来不知还要多少年。 前方的路途不必担心风浪险恶,顺流时划桨,逆流时牵引。
赏析
这首作品描述了诗人与其同伴乘舟离开汾水,前往丹霞的情景。诗中,“老大出山如出世”一句,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心志坚定,自主决定自己的去留,不受天命束缚。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无论前路如何,都将勇往直前,顺境逆境皆能应对自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成鹫
成鹫,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
► 1745篇诗文
成鹫的其他作品
- 《 还东林社中诸子见过赋此 》 —— [ 明 ] 成鹫
- 《 春日双桂天公偕何孟门过访归后唱和见寄用韵赋答 》 —— [ 明 ] 成鹫
- 《 送高邑佐伴贡入京用来韵十首 》 —— [ 明 ] 成鹫
- 《 答张子白来韵 》 —— [ 明 ] 成鹫
- 《 丙戍元日漫兴时年七十起用杜句 》 —— [ 明 ] 成鹫
- 《 与卢雁林宿本庵留别弛赝师 》 —— [ 明 ] 成鹫
- 《 郑珠江太史特授给谏拜命日诗札见寄赋答一章遥致相期之意 》 —— [ 明 ] 成鹫
- 《 病中放言 》 —— [ 明 ] 成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