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濂泉: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友松师: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僧侣。
- 东林:地名,指庐山东林寺,佛教圣地。
- 新僧:新来的僧人。
- 旧僧缘:与旧时僧人的缘分。
- 垂垂:渐渐。
- 的的:明显,确切。
- 禅:禅宗,佛教的一个流派,强调冥想和直觉。
- 滴水渐穿崖下石:比喻持之以恒的力量。
- 开池分贮涧中泉:开辟池塘,储存山涧的泉水。
- 诗草:诗稿。
- 瘦权:形容诗稿被焚后的灰烬,比喻稀少。
翻译
曾经一同在东林寺种下莲花,如今新来的僧人与旧时的僧人重续前缘。溪水声声,山色渐渐老去,翠竹黄花清晰地映照着禅意。滴水穿石,显示了持之以恒的力量,开辟池塘,储存山涧的泉水。近来我的诗稿几乎被焚尽,拾得的灰烬稀少如瘦弱的权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濂泉,与友松师重逢的情景。诗中,“新僧重结旧僧缘”一句,表达了作者与友松师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缘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溪声山色”、“翠竹黄花”,诗中流露出一种宁静淡远的禅意。后两句则通过“滴水穿石”和“开池分贮涧中泉”的比喻,展现了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创造力。结尾的“诗草焚将尽”和“馀灰似瘦权”则透露出作者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与不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自然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