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怀二首其二

晚节从卑秩,岐路良非一。 既闻持两端,复见挟三术。 木瓜诚有报,玉楮论无实。 已矣直躬者,平生壮图失。 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节:晚年。
  • 从卑秩:从事低微的官职。
  • 岐路:岔路,比喻人生的选择和变数。
  • 持两端: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或观点。
  • 挟三术:掌握三种不同的策略或方法。
  • 木瓜:此处比喻微小的回报。
  • 玉楮:玉制的书简,比喻珍贵的文献或言论。
  • 直躬者:正直的人。
  • 壮图:宏伟的计划或抱负。
  • 茹芝术:吃灵芝和术,比喻隐居修炼。

翻译

晚年从事低微的官职,人生的道路选择众多且变化无常。 既听说有人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又见到有人掌握三种不同的策略。 虽然木瓜可以作为微小的回报,但珍贵的文献或言论却未必真实。 对于那些正直的人来说,他们一生的宏伟计划或抱负已经失去。 离去吧,不要再重提这些,归来后隐居修炼,吃灵芝和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晚节从卑秩”一句,既是对自己晚年境遇的无奈接受,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岐路良非一”则进一步以岔路为喻,形容人生的选择和变数之多,暗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后几句通过对“持两端”、“挟三术”等官场现象的描绘,以及对“木瓜”与“玉楮”的对比,批判了官场的虚伪和复杂。最后,诗人以“直躬者”自喻,表达了对正直人格的坚守,以及对壮志未酬的遗憾。末句“去去勿重陈,归来茹芝术”则强烈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张九龄晚年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