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雪霁贻方干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镜湖: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古称鉴湖或庆湖。
  • 雪霁:雪后放晴。
  • 晓岚:清晨的雾气。
  • 归棹:归舟,指归途中的船。
  • 寒猿:寒冷中的猿猴。
  • 袅树声:猿猴在树上发出的声音,形容其声音悠扬。

翻译

清晨,我在镜湖边远望天边的雾气和雪景,月光下,我乘着归舟,船边带着冰块缓缓前行。与朋友相遇时,我们半醉半醒地吟咏着诗句,这苦吟的情景,应该能与寒冷中猿猴在树上悠扬的叫声相媲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雪后放晴的清晨,于镜湖边欣赏天边雾气和雪景的情景。诗中“天外晓岚和雪望”一句,通过“晓岚”和“雪”两个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壮美的画面。后两句写归途中与友人相遇,半醉中吟诗的情景,以及寒猿袅树声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崔道融

崔道融

崔道融,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 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