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
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
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
秋田多良苗,野水多游鱼。
我无耒与网,安得充廪厨。
寒天白日短,檐下煖我躯。
四肢暂宽柔,中肠郁不舒。
多病减志气,为客足忧虞。
况复苦时节,览景独踟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贫贱:贫穷而社会地位低下。
- 易为适:容易适应。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端坐:正坐。
- 无馀思:没有多余的思绪。
- 弥乐:更加喜爱。
- 耒:古代的一种农具,用于耕作。
- 网:捕鱼的网。
- 充廪厨:充实粮仓和厨房,指有足够的食物。
- 煖:同“暖”,使温暖。
- 四肢暂宽柔:四肢暂时感到放松和柔软。
- 中肠郁不舒:内心感到郁闷不舒畅。
- 为客足忧虞:作为客人,充满了忧虑和担心。
- 踟蹰:徘徊不前。
翻译
在贫穷和低贱中,我容易适应,即使在荒凉的郊外也能安居。我端坐着,心中没有杂念,更加喜爱阅读古人的书籍。秋天的田野里有许多茁壮的庄稼,野外的河流中有许多游动的鱼儿。我没有耕作的耒和捕鱼的网,怎能充实我的粮仓和厨房呢?寒冷的日子里,白天很短,我在屋檐下取暖。四肢暂时感到放松和柔软,但内心却感到郁闷不舒畅。多病使我减少了志气,作为客人,我充满了忧虑和担心。更何况是在这艰难的时节,我独自一人,看着风景徘徊不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张籍在贫困和疾病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深刻感受。诗中,“贫贱易为适,荒郊亦安居”展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适应和接受,而“端坐无馀思,弥乐古人书”则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方式。后半部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对知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