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姚怤
漏天日无光,泽土松不长。
君今职下位,志气安得扬。
白发文思壮,才为国贤良。
无人识高韵,荐于天子傍。
况我愚朴姿,强趋利名场。
远同干贵人,身举固难彰。
昔逢汴水滨,今会习池阳。
岂无再来期,顾恐非此方。
愿为石中泉,不为瓦上霜。
离别勿复道,所贵不相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漏天:指阴雨连绵,天空昏暗。
- 泽土:湿润的土地。
- 职下位:指官职低微。
- 志气:抱负和气概。
- 白发文思壮:指虽然年老,但文思依然旺盛。
- 国贤良:国家的贤才。
- 高韵:高雅的才华或风格。
- 天子傍:皇帝身边。
- 愚朴姿:愚钝朴实的样子。
- 利名场:追逐名利的地方。
- 干贵人:求助于权贵。
- 身举:指个人的成就或地位提升。
- 彰:显露,显著。
- 汴水滨:汴水边,指开封地区。
- 习池阳:习池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阳指阳光明媚的地方。
- 石中泉:比喻深藏不露的才华或美德。
- 瓦上霜:比喻短暂易逝的事物。
翻译
阴雨连绵,天空昏暗无光,湿润的土地上松树难以茁壮成长。你如今官职低微,你的抱负和气概怎能得到展现?虽然年老,但你的文思依然旺盛,你是国家的贤才。可惜没有人能赏识你高雅的才华,推荐你到皇帝身边。
何况我这愚钝朴实的人,勉强在追逐名利的地方挣扎。远离权贵,想要提升自己的成就和地位实在难以显露。过去我们在汴水边相遇,如今又在习池阳光明媚的地方重逢。虽然不知道是否还有再次相见的机会,但我担心不是在这个方向。
我愿成为那深藏不露的石中泉水,不愿做那短暂易逝的瓦上霜。离别的话不必再多说,重要的是不要忘记彼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姚怤的深切关怀和对自己境遇的无奈。诗中,诗人通过对比“漏天”与“泽土”的自然景象,隐喻了姚怤的才华被埋没和自己的困境。诗人赞美姚怤的才华和志向,同时感叹自己的平凡和无力。诗的结尾,诗人以“石中泉”和“瓦上霜”作比,表达了对深厚友谊的珍视和对短暂名利的淡漠,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