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

· 张籍
促促念道路,四支不常宁。 行车未及家,天外非尽程。 骨肉待我欢,乡里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人言苦夜长,穷者不念明。 惧离其寝寐,百忧伤性灵。 世道多险薄,相劝毕中诚。 远游无知音,不如商贾行。 达人有常志,愚夫劳所营。 旧山行去远,言归乐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促促:匆匆忙忙的样子。
  • 四支:四肢。
  • 不常宁:不安定。
  • 行车:驾车。
  • 天外:指极远的地方。
  • 尽程:走完路程。
  • 骨肉:亲人。
  • 岂知:哪里知道。
  •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穷者:贫穷的人。
  • 寝寐:睡觉。
  • 百忧:各种忧虑。
  • 性灵:精神。
  • 险薄:险恶浅薄。
  • 中诚:内心的真诚。
  • 商贾:商人。
  •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
  • 常志:坚定的志向。
  • 愚夫:愚昧的人。
  • 所营:所追求的。
  • 言归:说要回去。

翻译

匆匆忙忙地想着前方的道路,四肢不安定。驾车还未到家,天边的路程还未走完。亲人们期待我的欢乐,乡里人盼望我的荣耀。哪里知道我东奔西走,最终却憔悴无成。人们说苦夜长,贫穷的人不盼望天明。害怕离开睡眠,百般忧虑伤及精神。世道险恶浅薄,相互劝勉要内心真诚。远游却无知音,不如去做商人。通达的人有坚定的志向,愚昧的人劳碌追求。旧山已经远去,说要回去享受此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疲惫和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追求的无奈和反思。诗中,“促促念道路”和“四支不常宁”描绘了诗人旅途的匆忙和身体的疲惫。后文通过对比亲人的期待与自己的实际境遇,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达人”与“愚夫”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无休止的奔波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张籍

张籍

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 ► 4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