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坐有怀

· 马戴
秋光动河汉,耿耿曙难分。 堕露垂丛药,残星间薄云。 心悬赤城峤,志向紫阳君。 雁过海风起,萧萧时独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耿耿 (gěng gěng):明亮的样子。
  • 堕露 (duò lù):滴落的露水。
  • 丛药 (cóng yào):指草丛中的药草。
  • 薄云 (báo yún):稀薄的云。
  • 赤城峤 (chì chéng jiào):神话中的山名,这里指遥远的理想之地。
  • 紫阳君 (zǐ yáng jūn):道教中的神仙,这里指向往的仙境或理想人物。
  • 萧萧 (xiāo xiāo):形容风声。

翻译

秋天的光芒照亮了银河,明亮的曙光难以分辨。 露水滴落在草丛中的药草上,残星与稀薄的云层交错。 我的心悬挂在遥远的赤城山峰,我的志向指向紫阳仙君。 海风中雁群飞过,我独自听到萧萧的风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中秋夜晚的景象,通过秋光、河汉、露水、星云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心悬赤城峤,志向紫阳君”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理想和仙境的向往,而“雁过海风起,萧萧时独闻”则加深了孤独和思索的情感。整体上,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马戴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