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 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 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 萧萧过颍上,昽昽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 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林:东边的树林。
  • 气微白:指晨曦初现,天色微白。
  • 寒鸟:寒冷季节的鸟。
  • 急高翔:急速地飞向高空。
  • 自兹去:从这里离开。
  • 北山:北面的山。
  • 草堂:简陋的房屋,常指隐士的居所。
  •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十一月。
  • 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 日月遥相望:形容日月相对,距离遥远。
  • 萧萧:风声。
  • 过颍上:经过颍水之上。
  • 昽昽:朦胧不清的样子。
  • 辨少阳:辨认出初升的太阳。
  • 川冰:河冰。
  • 生积雪:积雪覆盖。
  • 野火:野外的火,可能指篝火或自然火灾。
  • 出枯桑:从枯死的桑树中冒出。
  • 独往:独自前行。
  • 路难尽:路途艰难且漫长。
  • 穷阴:极度的阴冷。
  • 无衣客:没有足够衣物的人。
  • 蒙雪霜:遭受雪和霜的侵袭。

翻译

东边的树林中,晨曦微白,寒冷的鸟儿急速地飞向高空。我也从这里离开,回到北山下的草堂。正值仲冬十五日,日月遥遥相对。风声萧萧,我经过颍水之上,朦胧中辨认出初升的太阳。河面上结着冰,积雪覆盖,野火从枯死的桑树中冒出。独自前行的路途艰难且漫长,极度的阴冷让人容易感到伤感。我为这位没有足够衣物的人感到悲伤,他如何能承受这雪和霜的侵袭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日早晨离开东林,返回北山草堂的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如“东林气微白”、“川冰生积雪”,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寂寥。同时,诗人的孤独与旅途的艰辛通过“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等句得以体现。最后,诗人对“无衣客”的同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表达了对困苦中人的关怀与同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崔曙

崔曙

崔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居宋州(今河南登封)。开元二十六年状元及第,官河南尉。晚年隐居河南嵩山。事迹无考。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明堂火珠》一诗,有“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之句。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