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

· 许浑
曾事刘琨雁塞空,十年书剑任飘蓬。 东堂旧屈移山志,南国新留煮海功。 还挂一帆青海上,更开三径碧莲中。 关西旧友如相问,已许沧浪伴钓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刘琨 (liú kūn):西晋末年著名将领,曾任并州刺史,抵御外族入侵。
  • 雁塞 (yàn sài):指边塞,因常有雁群飞过而得名。
  • 飘蓬 (piāo péng):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东堂 (dōng táng):指官署,古代官员办公的地方。
  • 移山志 (yí shān zhì):比喻坚定的意志和决心。
  • 南国 (nán guó):指南方地区。
  • 煮海功 (zhǔ hǎi gōng):比喻巨大的功绩或成就。
  • 三径 (sān jìng):指隐居之地的小径,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碧莲 (bì lián):指莲花,常用来象征清净和超脱。
  • 关西 (guān xī):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即今陕西一带。
  • 沧浪 (cāng làng):指江湖,也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翻译

曾效忠于刘琨,守卫着空旷的边塞,十年间书剑生涯,任由漂泊。 在东堂曾有屈志,移山之志未酬,如今在南国新留,煮海之功已成。 还挂一帆于青海上,更开三条小径于碧莲之中。 关西的老友们如果问起,我已经许诺与江湖中的钓翁为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从边塞到南国的转变,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雁塞空”、“飘蓬”等意象,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边塞生活和漂泊不定的人生经历。后句中的“移山志”与“煮海功”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虽有宏伟志向,但最终选择在南国成就一番事业。结尾处的“沧浪伴钓翁”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和与世无争的心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