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韶阳相国崔公

· 许浑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舟回北渚经年泊,门接东山尽日登。 万国已闻传玉玺,百官犹望启金縢。 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一匮:一筐土。匮,通“篑”,盛土的筐子。
  • 康庄: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道路。
  • 剑棱棱:形容道路险峻,如剑刃一般。
  • 北渚:北方的水边。
  • 万国:指各国。
  • 玉玺:皇帝的玉制印章。
  • 金縢:古代用金属封缄的珍贵文书。
  • 唐虞世:指唐尧和虞舜的时代,古代传说中的太平盛世。
  • 范增:秦末楚汉争霸时期楚国的重要谋士。

翻译

一筐土的积累成就了九层的高台,即使走在宽阔的大道上,也如同行走在剑刃般险峻。 船只经过北方的水边,常年停泊;门前连接着东山,每日都有人登临。 各国已经听闻了玉玺的传世,百官仍在期待着金縢的开启。 贤能的臣子能够引领我们回到唐尧虞舜那样的盛世,我独自倚靠在江楼上,笑着思考范增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匮为功”和“康庄犹自剑棱棱”的对比,表达了成就伟大事业需要不断积累和面对艰难险阻的决心。诗中提到的“玉玺”和“金縢”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重要的政令,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最后,诗人以“唐虞世”和“范增”为喻,表达了对贤臣治国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美好时代的憧憬。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