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寺别友人

· 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骚人:诗人。
  • 谢城:指谢灵运的故乡,这里泛指美好的地方。
  • 萧寺:指寺庙,这里特指竹林寺。
  • 枕簟:枕头和席子,泛指寝具。
  • 分襟:分别。

翻译

诗人吟咏完毕,心中涌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不知不觉中感到岁月如同流水般匆匆逝去。花朵盛开在美丽的谢城,我们因为共同的离别而感到伤感;蝉声在竹林寺中鸣叫,我们因为共同的游玩而感到欢喜。前山的月亮已经落下,杉树和松树在夜晚显得格外幽静;深夜里风清气爽,枕席间感受到秋天的凉意。明天我们就要分别,不知又将去往何方,江南江北的路途漫长而遥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竹林寺与友人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骚人吟罢起乡愁”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而“暗觉年华似水流”则巧妙地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的哲理意味。后两句通过对花满谢城和蝉鸣萧寺的对比描写,展现了离别与共游的不同情感。结尾的“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则以问句形式,表达了对未来路途的迷茫和对友情的珍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