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法云寺双桧

· 张祜
谢家双植本图荣,树老人因地变更。 朱顶鹤知深盖偃,白眉僧见小枝生。 高临月殿秋云影,静入风檐夜雨声。 纵使百年为上寿,绿阴终借暂时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双植:两棵树。
  • 图荣:期望繁荣。
  • 地变更:因地方变化而改变。
  • 朱顶鹤:一种鸟,这里可能指树的某个特征。
  • 深盖偃:树冠茂密,低垂。
  • 白眉僧:年老的僧人。
  • 小枝生:小树枝生长。
  • 月殿:月亮,比喻高远。
  • 秋云影:秋天的云影。
  • 风檐:风吹过的屋檐。
  • 夜雨声:夜晚的雨声。
  • 上寿:长寿。
  • 绿阴:树荫。
  • 暂时行:短暂的停留。

翻译

谢家原本种植两棵树以期望繁荣,但树老了,因为地方的变化而改变。 朱顶鹤知道树冠茂密低垂,白眉的老僧人看到小树枝生长。 树高耸入云,秋天的云影映照其上,静静地站在风檐下,夜晚的雨声轻轻响起。 即使树能活上百年,被视为长寿,但它的绿荫只是人们短暂的停留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扬州法云寺的两棵桧树,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诗中,“谢家双植本图荣”展现了树的初衷,而“树老人因地变更”则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后文通过对树的细致描绘,如“朱顶鹤知深盖偃”和“白眉僧见小枝生”,展现了树的静态美和生命力。最后,诗人以树的绿荫为喻,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即使是长寿的树,其绿荫也只是人们生命旅程中的一个短暂停留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