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古阳云台
庭树日衰飒,风霜未云已。
驾言遣忧思,乘兴求相似。
楚国兹故都,兰台有馀址。
传闻襄王世,仍立巫山祀。
方此全盛时,岂无婵娟子。
色荒神女至,魂荡宫观启。
蔓草今如积,朝云为谁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衰飒(shuāi sà):凋零,衰败。
- 驾言:驾车出游。
- 遣忧思:排遣忧愁和思绪。
- 乘兴:趁着兴致。
- 相似:寻找相似的景物或情感。
- 兹:此。
- 兰台:楚国的宫殿名。
- 馀址:残留的遗址。
- 襄王世:指楚襄王的时代。
- 巫山祀:祭祀巫山神女的仪式。
- 婵娟子:美丽的女子。
- 色荒:因美色而荒废。
- 神女:指巫山神女。
- 魂荡:心灵飘荡,形容心神不宁。
- 宫观:宫殿和道观。
- 蔓草:蔓延的野草。
- 朝云:早晨的云雾,此处可能暗指巫山神女的传说。
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日渐凋零,风霜依旧未止。我驾车出游,试图排遣心中的忧愁,寻找那些能引起共鸣的景物。这里曾是楚国的故都,兰台的遗址依旧可见。传说在楚襄王的时代,仍然举行祭祀巫山神女的仪式。在这全盛时期,难道没有美丽的女子吗?因美色而荒废,神女降临,心灵飘荡,宫殿和道观敞开。如今蔓延的野草堆积如山,早晨的云雾又是为谁而起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日渐衰败的树木和风霜,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衰败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楚国故都和兰台遗址,以及巫山神女的传说,都是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回忆。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诗的结尾以蔓草和朝云作结,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无常,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