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超然:超脱世俗之外。
- 彼岸:佛教中指解脱的境界。
- 一径:一条小路,这里指通往彼岸的路。
- 谢微尘:谢绝尘世的纷扰。
- 见相即非相:看到的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
- 观身岂是身:观察自身,发现身体也不是真正的自我。
- 空门:佛教,特指修行的场所。
- 性未灭:指佛性或本性未曾消失。
- 旧里:指尘世或旧时的居所。
- 化犹新:指变化或教化仍然新鲜、有效。
- 谩指:随意指点。
翻译
那些超脱世俗、达到解脱境界的人,通过一条小路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他们看到的现象并非真实,观察自身也发现身体不是真正的自我。在佛教的修行中,佛性或本性从未消失,尘世或旧时的居所的变化和教化仍然新鲜有效。随意指点着堂中的影子,谁能说这些影子就像真实的存在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超然彼岸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见相即非相,观身岂是身”体现了佛教的空性观念,即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后两句则强调了佛性的永恒和教化的持续有效,最后以影堂中的影子作比,暗示了真实与虚幻的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