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溪路:山间的小路,沿溪流而行。
- 曾来日:曾经到访的日子。
- 年多:多年。
- 旧同:与旧时相同。
- 地寒:地势高寒。
- 松影:松树的影子。
- 僧老:年老的僧人。
- 磬声:佛寺中敲击的磬发出的声音。
- 远水:远处的水面。
- 清风:凉爽的风。
- 闲云:悠闲的云朵。
- 别院:寺院中的其他院落。
- 心源:内心的本源。
- 无碍:没有障碍。
- 论空:讨论空性,佛教中的概念,指万物本质为空。
翻译
曾经沿着溪边的小路来访,多年过去,这里依旧如旧。 在寒冷的地势中,松树的影子下,年老的僧人在磬声中修行。 远处的水面在清风中荡漾,悠闲的云朵似乎与寺院的别院相通。 如果内心的本源没有障碍,又何必再去讨论空性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山僧院的静谧景象,通过“溪路”、“松影”、“磬声”等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恒常。诗中“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与超脱的向往,认为真正的领悟不在于言语的讨论,而在于心境的自在与无碍。整体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