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以放达不羁著称。
- 孙登:三国时期隐士,以长啸闻名。
- 啸:古代一种长声吟唱的方式,类似于现代的哼唱或吟咏。
- 针:这里比喻技艺或才能。
- 绣:刺绣,这里比喻传承或表达。
翻译
阮籍遇见了孙登,只听到了孙登的长啸声。 就像针藏在绣品中不为人知,即使绣品传世,针的巧妙也不为人所赞赏。
赏析
这首诗通过阮籍与孙登的相遇,以及针与绣的比喻,表达了技艺或才能的隐秘与传承的难题。阮籍虽闻孙登之啸,却未能领悟其深意,正如绣品虽美,针的巧妙却不易被察觉。诗中透露出对真正才华与技艺的珍视,以及对传承过程中可能失去精髓的忧虑。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