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陶九成南村草堂

· 袁凯
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 秉心自超越,当时识趋舍。 迢迢溪南村,流水亦清写。 草木发深润,里俗况淳雅。 于焉事结构,面势临旷野。 分明治畦町,日夕供灌洒。 秋菰已堪煮,春菘行可谢。 子真久在谷,幼安去诸夏。 嚣杂既云远,忧患兹为寡。 愿谢鸾鹄侣,从君鸡豚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梧雰(wú fēn):指高洁的品质。
  • 秉心:持心,保持心志。
  • 趋舍:取舍,选择。
  • 清写:清澈流淌。
  • 发深润:指草木生长茂盛,充满生机。
  • 淳雅:淳朴雅致。
  • 于焉:于此,在这里。
  • 面势:面对的形势或景致。
  • 治畦町:整治田地,指耕作。
  • 灌洒:灌溉。
  • 秋菰(qiū gū):秋季的菰米,可食用。
  • 春菘(chūn sōng):春天的白菜。
  • 子真:指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
  • 幼安:指陶渊明,因其《归去来兮辞》中有“幼安”之句。
  • 诸夏:指中原地区。
  • 嚣杂:喧嚣杂乱。
  • 鸾鹄侣:比喻高贵的伴侣或朋友。
  • 鸡豚社:指乡村的田园生活。

翻译

众多士人中才能出众,而此人却是高洁非凡。 他保持自己的心志,超越常人,当时的人都知道他的取舍。 遥远的溪流南村,流水清澈流淌。 草木生长茂盛,充满生机,这里的民风淳朴雅致。 在这里建造房屋,面对的是广阔的旷野。 清晰地整治田地,日复一日地灌溉。 秋天的菰米已经可以煮食,春天的白菜即将成熟。 陶渊明久居山谷,离开了喧嚣的中原。 远离了喧嚣杂乱,忧患自然减少。 愿谢绝高贵的伴侣,与你一同享受田园生活。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场景。诗人通过对南村草堂的描述,展现了其清幽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表达了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中“多士方见材,斯人乃梧雰”一句,既是对主人公高洁品质的赞美,也是对其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肯定。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