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礼部江主事渐

· 袁凯
谷鸟嘤其鸣,求友声亦屡。 况生烝民间,岂不念朋助。 齐鲁久咨访,梁宋亦驰骛。 末路值伊人,欢然乐平素。 文既义驯雅,操存复贞固。 辅仁将在斯,有挟非所虑。 欣然得嘉会,终叹少暇豫。 尔赞宗伯礼,予牵中台务。 俱限清切地,日夕徒思慕。 兹辰委篇什,衷情极披露。 绸缪卜邻意,委曲耕稼诉。 靖节休官辞,安仁归田赋。 二子不可见,千载同轨度。 嗟予甚蹇劣,岂复希高步。 聊伸菲薄意,用答贤俊顾。 东归果能遂,林庐得依附。 杉榆辉映带,鸡犬互来去。 开园每赏新,散帙共温故。 兹意幸勉旃,岁久恐迟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烝民:百姓,人民。
  • 驰骛:奔走,奔竞。
  • 伊人:那个人,指所思念的人。
  • 驯雅:温顺文雅。
  • 辅仁:辅助仁德。
  • 嘉会:美好的聚会。
  • 宗伯:古代官名,掌管礼仪。
  • 中台:古代官署名,指中央政府。
  • 绸缪:缠绵,情意深厚。
  • 委曲:曲折,这里指详细叙述。
  • 靖节:指陶渊明,因其谥号“靖节”。
  • 休官:辞去官职。
  • 安仁:指潘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
  • 归田赋:潘岳的作品,表达辞官归隐的愿望。
  • 蹇劣:笨拙,不才。
  • 菲薄:微薄,谦辞。
  • 林庐:林中的小屋,指隐居之地。
  • 散帙:打开书帙,指读书。
  • 温故:复习旧知识。

翻译

谷中的鸟儿不停地鸣叫,它们在寻找朋友的呼声。何况我生在民间,怎能不思念朋友的帮助?我曾到齐鲁之地咨询访问,也曾在梁宋之间奔走。在人生的末路遇到了你,与你相处的时光非常愉快。你的文风既温顺又文雅,品德也非常坚定。辅助仁德就在于此,不必担心有所偏颇。我很高兴能与你相聚,但最终还是叹息缺少闲暇。你协助宗伯处理礼仪,我则忙于中台的政务。我们都受限于清贵的地位,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对方。今天我写下这些诗篇,衷心的情感得到了极大的表达。我深情地表达了与你结邻的愿望,并详细叙述了耕种的艰辛。陶渊明辞官归隐,潘岳写下了归田赋。这两位古人我无法见到,但他们的行为与我是一致的。我自叹笨拙,不敢奢望达到更高的境界。只是用这些微薄的诗句,来回应你的贤明关注。如果我能东归,希望能依附于你的林中小屋。我们的杉树和榆树将相互辉映,鸡犬也会互相往来。每次开园我都会欣赏新的景色,与你一起读书温习旧知。希望你能继续保持这份心意,岁月长久,恐怕会感到迟暮。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通过谷鸟的鸣叫引出对友人的思念,回忆了与友人相处的愉快时光,并表达了对友人品德的赞赏。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希望能与友人共同隐居,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