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寄乡旧

家在桃源里,龙溪是假名。 蕉衫溪女窄,木屐市郎轻。 生酒鲟鱼脍,边垆蚬子羹。 行窝堪处处,只少邵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鲟鱼脍(xún yú kuài):用鲟鱼做成的生鱼片。
  • 边垆(biān lú):边上的炉子,指路边的小吃摊。
  • 蚬子羹(xiǎn zǐ gēng):用蚬子(一种小型贝类)做的汤羹。
  • 行窝(xíng wō):指可以随处安家的简陋住所。
  • 邵先生:指邵雍,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以隐居生活著称。

翻译

我的家在桃源般的仙境里,龙溪只是个虚构的名字。 穿着蕉叶般轻薄衣衫的溪边女子显得格外纤细,穿着木屐的市井少年步履轻盈。 生酒搭配鲟鱼生鱼片,路边炉子上煮着蚬子汤羹。 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简陋的住所,只是缺少了邵雍先生那样的隐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场景,通过对桃源、龙溪、溪女、市郎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画卷。诗中提到的生酒、鲟鱼脍、蚬子羹等食物,以及边垆的设置,都增添了生活的气息。结尾提到“只少邵先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邵雍先生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脱和批判。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