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雅: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这里泛指诗歌的典范。
- 三百:指《诗经》共三百余篇。
- 唐音:指唐代诗歌。
- 梦犹将影说:比喻诗歌创作如同梦境中的影子,难以捉摸。
- 痒莫隔靴爬:比喻诗歌创作的灵感如同痒感,隔着靴子抓痒,无法触及真正的痒处。
- 孟浪:轻率,鲁莽。
- 誇:夸大,夸张。
- 超然:超脱,不拘泥。
- 用心差:指用心不够,或者用心的方向不对。
翻译
谈论诗歌时,我们提到《诗经》中的典范之作有三百多篇,而唐代的诗歌却只有寥寥几家能与之媲美。诗歌创作如同梦境中的影子,难以捉摸,灵感又像是隔着靴子抓痒,无法触及真正的感觉。难道诗歌的创作是预先安排好的吗?为何有人轻率地夸大其词?那些超脱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应该是用心不够,或者用心的方向不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经》和唐代诗歌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见解。诗人认为,诗歌创作不应是预先安排的,也不应轻率夸大,而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创作。诗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如“梦犹将影说”和“痒莫隔靴爬”,巧妙地描绘了诗歌创作的难以捉摸和灵感的难以捕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
陈献章的其他作品
- 《 拟于精舍旁结小庵以处袁晖 》 —— [ 明 ] 陈献章
- 《 寄题三洲岩 》 —— [ 明 ] 陈献章
- 《 元夕 》 —— [ 明 ] 陈献章
- 《 湛民泽携诸生游圭峰甚适奉寄小诗呈文定上人 》 —— [ 明 ] 陈献章
- 《 端阳后一日里人送角黍酒至 》 —— [ 明 ] 陈献章
- 《 读宛陵先生历览昔贤皆泯泯寻思鲁叟自波波 》 —— [ 明 ] 陈献章
- 《 民泽自白沙馆告还谒母故以归为望 》 —— [ 明 ] 陈献章
- 《 赠陈冕 》 —— [ 明 ] 陈献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