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羊城寄弟

· 陈繗
母老居家我出疆,无妻无子总堪伤。 阿兄疾病当危地,孩女伶仃托异乡。 婢仆晓来无主唤,田园春去有谁忙。 许多嘱付惟吾弟,一句言中泪两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寄居。
  • 羊城:广州的别称。
  • 出疆:离开国境,这里指离开家乡。
  • 无妻无子:没有妻子和子女。
  • :总是,一直。
  • 堪伤:令人伤心。
  • 阿兄:哥哥。
  • 疾病:生病。
  • :面对。
  • 危地:危险的地方。
  • 孩女:女儿。
  • 伶仃:孤独无依。
  • :托付。
  • 异乡:外地,他乡。
  • 婢仆:仆人。
  • 晓来:天亮时。
  • 无主:没有主人。
  • :呼唤。
  • 田园:田地和园子。
  • 春去:春天过去。
  • 有谁:谁来。
  • :忙碌。
  • 许多:很多。
  • 嘱付:嘱咐,托付。
  • :只有。
  • 吾弟:我的弟弟。
  • 一句言中:一句话中。
  • 泪两行:眼泪流下两行。

翻译

我寄居在羊城,给你写信。母亲年老在家,我却远走他乡,没有妻子和子女,这总是让人感到伤心。哥哥生病,面对着危险的地方,女儿孤独无依,被托付在异乡。天亮时,仆人无人呼唤,田地和园子春天过去了,谁来忙碌呢?很多事情只能托付给你,我的弟弟,一句话中,我的眼泪就流下了两行。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和忧虑。诗中,诗人描述了自己没有家庭陪伴的孤独,哥哥生病和女儿被托付在异乡的担忧,以及家中无人照料的无奈。最后,诗人将所有的嘱咐和期望都寄托给了弟弟,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关怀和对生活的无奈。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